数控车床主轴箱异常噪声原因及解决

2014-12-08

俞成虎 郭学良 李卫星 潘殿远
(济南一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根据数控车床主轴箱结构特点及实际拆检情况的分析,找出了主轴箱产生异常噪声的主要原因,并对主轴轴承预紧量与轴承寿命、主轴刚性之间关系等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使主轴箱异常噪声得以有效解决,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关键词:主轴箱;轴承预紧量;异常噪声;间隙;过盈
  我公司生产的MJ-50数控车床整机噪声要求不大于83dB(A),主轴箱部件噪声要求不大于78dB(A),而且不允许有异常噪声。但实际MJ-50CNC主轴箱部件异常噪声的发生率相当高,由此返修率达80%左右,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周期。
  1 异常噪声的特征
  图1为主轴箱结构示意图,主轴固定端前支承为一个双列圆柱滚子轴承(NN3024),二个角接触球轴承,前者承受径向载荷,后者承受轴向载荷。浮动端后支承为一个双列圆柱滚子轴承(NN3020)。主轴Z高转速3500r/min。此结构配置的特点是径向负载能力大,有较高的刚度和精度,但对噪声的控制不利。在实际运转中经常产生“哧啦...哧啦...”的异常噪声,有时连续响,有时间断响,有时高速时响,有时中、低速时响。总之,这种异常噪声时有时无,毫无规律。
  2 产生异常噪声的原因
  可能引起异常噪声的因素如图2所示。我们在拆检有异常噪声的MJ-50CNC主轴箱时,发现绝大多数轴承滚道已研出相当明显的痕迹,严重的已出现剥落和点蚀现象。滚动轴承NBμ15润滑脂已严重污染,这与轴承配合情况和清洁度均有很大关系。对拆检零件精度检测结果如下:
  (1)前、后轴承套与箱体孔配合过盈0.008~0.025mm。
  (2)前、后轴承套与轴承外环配合过盈0.005~0.02mm。
  (3)轴承预紧量过大,用手轴向提压轴承外环相当费劲,通过重新预紧测算,径向预紧量在0.01mm左右(不包括轴承套与箱体孔、轴承外环的过盈配合量)。
  (4)前后轴承套圆度0.002~0.006mm,个别达0.01mm。
  (5)前后轴承端盖轴向预紧量0.04~0.09mm。
  (6)有的主轴箱高速运转时有振感,但主轴组件动平衡精度均达G2.5级,符合要求。
  (7)主轴后端皮带轮槽径向圆跳动0.02~0.07mm。
  (8)主轴箱前后箱体孔圆度、同轴度在0.005mm之内。
  (9)主轴与轴承锥孔接触面积60%~80%。
  (10)主轴各项精度基本合格。
  综合以上因素,引起异常噪声的主要原因为:
  (1)主轴箱体孔与轴承套、轴承套与轴承外环配合过盈量过大,引起轴承变形;
  (2)轴承预紧量过大,引起轴承变形;
  (3)各件清洁度低,特别是轴承,污物损伤滚道或使润滑脂失效;
  (4)轴承端盖轴向预紧量过大,引起轴承外环不均匀变形。
  3 解决措施
  3.1调整轴承预紧量
  从NSK NN3020双列圆柱滚子轴承为例,分析轴承径向间隙与轴承寿命、刚性之间的关系。从图3可以看出,轴承径向间隙在-0.003~0.004mm较为合理,过盈0.002mm时疲劳寿命Z高,过盈量再增加,则寿命急剧下降。
  从图4可知,轴承径向过盈大于0.002mm时,轴承径向位移小,主轴刚性较好;当轴承存在间隙时,刚性明显变差。
  综合轴承间隙与疲劳使用寿命和刚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查阅的有关此类轴承预紧量的经验数据和理论分析资料,Z后将轴承径向预紧量目标值确定为过盈0.001~0.005mm。为此,我们控制以下几项精度:
  (1)主轴箱体孔与轴承套配合过盈0~0.004mm。
  (2)轴承与轴承套配合过盈0~0.004mm。
  (3)轴承预紧时(主轴和轴承未装入轴承套之前),内外环的间隙控制到0,且凭手感轴向提、压外环稍用力即能使外环移动。
  3.2轴承端盖轴向预紧量调整
  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预紧量δ<0.04mm时,轴承外环内径变形量在0.0015mm左右;预紧量到0.08mm时,变形量急剧增大。但预紧量过小会影响主轴精度,我们选定δ=0.02~0.05mm。
  3.3清洁度、恒温要求
  主轴箱部件装配要求在恒温、净化室内进行,这样既保证了环境的清洁度,又避免了环境温度变化对零件配合公差的影响。装配时,各零部件必须严格清洗,特别是轴承必须用航空汽油反复清洗。
  3.4其它精度控制
  (1)主轴后端皮带轮槽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03mm。
  (2)主轴箱体孔、轴承套内、外圆圆度不大于0.003mm,圆柱度不大于0.003mm。
  (3)轴承内环与主轴接触面积不少于80%。
  4 验证结果
  严格按照上述要求组织生产了8台MJ-50CNC主轴箱部件,经过部件试运转,整机调试均未产生异常噪声。
  MJ-50数控车床批量生产至今已4年多,主轴箱合格率达100%,一次性装配合格率均在95%以上。从此以后,在MJ-520CNC、MJ-630CNC等数控车床上也采取上述措施,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如今我公司MJ系列数控车床已远销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受到国内外用户的好评。

来源:《制造技术与机床》199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