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效案例分析轴承的早期失效

2014-12-03

龙力虎
(广州广钢集团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3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上的机械化也在不断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十年,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更带动了工业上的迅速发展。在现代化的机电行业中,轴承这个基础工件的应用Z为广泛。不管是Z普通的机械设备,还是高端的机电领域,轴承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件。所以,在机械化建设的现代,能够确保轴承的正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保证轴承的设计能跟上机械化事业的进程。
  关键词:轴承失效;失效原因;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领域也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在现代化的机械行业中,轴承的应用Z广泛,从Z普通的设备到高端的机电领域,都离不开轴承的支持,所以轴承能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保证正常的工作是相关的技术人员热切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跟上时代的进步,工业领域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轴承的应用技术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目前,国内的机械化生产中引进一些新型的轴承设计,推动了机械工程的发展,但同时,这些新型的轴承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轴承的早期失效。
  1 轴承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及其形式
  1.1轴承与其他工件之间的接触疲劳会造成轴承的早期失效。轴承的这种接触疲劳主要发生在轴承的表面。接触疲劳经常伴随着裂纹的产生,这种早期失效通常先从表面的Z大切应力的地方开始,然后向其他部位扩展,造成整个表面的脱落,加速了轴承的早期失效。
  1.2各个工件之间的摩擦力会造成轴承的早期失效。机械的运作会导致工件之间的磨损逐渐加剧,逐个损坏轴承的零件,Z终会导致轴承失去尺寸上的精度,工件之间的磨损也会影响到工件形状的变化,失去工作中的精确度,影响工作的效果。这种因为磨损造成轴承的早期失效是Z普遍的失效方式之一,从形式上来看,这种方式主要分为磨粒磨损造成的失效和粘着磨损引起的轴承早期失效。
  1.3由于工件本身的缺陷以及载重过大造成轴承的断裂而引起的轴承早期失效。如果机器出现突发状况或者安装、使用不当等等都会造成工件的缺陷断裂,所以在以后的工作、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加强轴承的质量控制。到目前为止,轴承的早期失效大部分都是由负载过大造成的。
  1.4轴承在工作的时候,通常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原本的结构、形状、各部分之间的空隙等等都会发生改变,降低工件工作时的精度,从而引起轴承工件的早期失效。外界因素中,能够影响轴承早期失效的外界因素主要有负载过大、温度、安装不合适等等,影响早期失效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剩下的应力一直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通过影响轴承工件之间的空隙,引起轴承的早期失效。
  在轴承的早期失效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失效模式:
  (1)由于轴承的安装不规范,或者是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而造成的沟道的单侧处工件的剥落,引起轴承的早期失效。(2)如果轴承的外壳的半径过大,那么轴承会在负载物的作用下,内圈和外圈都会发生不同程度上的表层脱落,从而造成轴承的早期失效。(3)如果轴承工件是在倾斜的状态下工作,一旦工件的倾斜角超过一定的限制条件,就会导致轴承工件表层的脱落,加剧轴承的早期失效。(4)轴承早期失效模式还有一种很少见的套圈断裂导致轴承的失效,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突发性的超载。套圈断裂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材料自身的缺陷、锻造过程出现的误差、加工过程中造成的工件断裂、主机安装不当、温度等等。(5)保持架的断裂也会造成轴承的早期失效,这种现象的发生很偶然,而且属于非正常模式。它的形成原因也很复杂,比如:支架的安装不当、负载过大、轴承在运作过程中润滑不良、外界因素的干扰等等。
  轴承工件的早期失效对工业的施工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找到影响轴承早期失效的原因,从根本上采取预防轴承的早期失效才能发挥到很好的作用。
  2 影响轴承早期失效的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轴承是机械化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工件之一,而且轴承也特别容易损坏。轴承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滑动轴承、滚动轴承两大类。影响轴承工件失效的因素有很多,只用采取正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才能更好的预防轴承早期失效的发生。
  2.1轴承工件的表面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微动的腐蚀,这样轴承在运作过程中特别容易发生断裂,使得轴承失去自身的功能价值,导致工件的失效。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外力因素的影响。
  2.2轴承各部分之间如果空隙过大,各部分之间的配合不密切,轴承在工作过程中会做相对的转动,导致工件表面的摩擦受损,影响轴承的使用年限,造成轴承的失效。
  2.3如果工件各部分之间的润滑不是很好,工作时工件的配合不密切,或者是操作人员技术不规范,都会造成轴承接触面的相互摩擦,Z后导致轴承工件的早期失效。
  影响轴承失效的因素还有很多,只有采用对应正确的防护措施,才能降低轴承早期失效的概率,增加轴承的使用年限。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的技术规范,工作中正确的使用、保护轴承:
  (1)购买工件时,根据工件的规格合理地选择轴承的工件;(2)工件之间的配合尽量紧密,工件的座孔应该选用刚度相对比较高的工件,减少工作中轴承的变形;(3)适当调节机械工作时的温度;(4)改进轴承工件的结构设计,提高质量。
  3 轴承工件的失效案例分析
  为了更加精确的研究轴承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相关工作人员主要通过分析典型的案例对轴承失效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讨论。
  本次实验主要是针对圆锥滚子的30307轴承。工作人员对其各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一系列的结论。
  3.1表面观察。将轴承进行拆卸处理,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轴承的外圈没有磨损的痕迹,而且保持架也完好无损,但是圆锥滚子边缘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表皮脱落,轴承的内圈也有磨损的痕迹。
  3.2实验检查、分析。对轴承的实验检查主要运用了化学原理。任意取一个轴承工件,用化学物质对它进行酸洗,结果发现它制作的原材料以及制作方法都没有任何缺陷。
  接下来对轴承工件的硬度、化学组成成分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这些都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
  3.3轴承滚道的检测。前面经过观察曾经发现在轴承的内圈有明显的磨损痕迹,所以针对这个情况对轴承的内圈进行直线性的检测,结果发现轴承内圈中靠近油沟的部位要明显高出滚道的表面;对滚道轮廓的直线性检查,结果发现在油沟部位存在滚道磨削现象,而且留边的现象很明显。
  经过一系列的检验说明这套轴承的早期失效是因为轴承的硬度不合适,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应力,轴承的安装不到位。这个圆锥轴承的早期失效的Z主要因素还是滚道的留边。
  随着社会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机械的要求越来越高,轴承作为Z普遍的工件之一,对工程的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明确造成轴承早期失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才能有效的避免轴承的早期失效,增加轴承的使用年限。
  4 结束语
  轴承作为机械工业中应用Z为普遍的工件之一,无论是Z普通的设备,还是Z高端的机械,都离不开轴承的支持,只有了解轴承早期失效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的预防早期失效的发生,提高轴承的使用年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器的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鹏远,庞兆夫,陈晓红,高玉明.轧钢轴承使用寿命影响因素分析[J].鞍钢技术,2011(2).
  [2]王振华.滚动轴承的疲劳失效与轴承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的关系[J].宝钢技术,2007(3).
  [3]张士军,滕旭东,刘志优.发动机齿轮和轴承失效分析[J].失效分析与预防,2022(2).
  [4]王思明,许明恒,周海军.滚动轴承微动磨损研究[J].轴承,2011(4).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