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120A型平面磨床液压轴承的维修

2013-09-06

林志强
(广东省国防工办技工学校)
  M7120A磨床主轴轴承属多油楔动压轴承,具有旋转精度高、承载能力强、抗冲击性能好、摩擦系数小、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会出现旋转精度下降、跳动、发热、旋转时突然停止及不能再启动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机床的加工质量及使用寿命。下面为该种轴承的维修方法:
  轴承主轴的修理 轴承主轴的损伤主要是由于主轴轴颈处与轴瓦之间直接摩擦而造成的。在烧伤、划伤、拉伤深度不超过0.1mm的情况下方能考虑进行修理。若轴颈丝痕在0.01mm之内,精度超差在0.002-0.003mm之内可直接研磨修复。若主轴的精度超差较高,单靠研磨难于恢复精度时应先通过精磨(有条件采用超精磨则效果更佳)Z后再通过研磨抛光将表面粗糙度变细。精磨时磨削余量尽量小些,Z多不要超过0.1mm。研磨修理方法(如图1所示),将主轴用鸡心夹头及活络顶尖顶在车床上,研磨时,在材料为HT150的研磨套内加入粒度为W10-W7的磨粒,用氧化铬调煤油的研磨剂,低速转动主轴,研磨套在主轴上作往复直线运动,将丝痕研磨掉。然后用木夹具夹住毛毡对主轴轴颈抛光并达到如图所示的允差值。
  轴瓦刮研 轴瓦是主轴机构的重要零件,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主轴机构的精度,因此液压轴承的维修多数时候是轴瓦的修理。具体方法如下:
  1、轴瓦背部的圆弧与球头螺钉的接触面检测与修理(如图2所示)每对球头螺钉与轴瓦为配对偶件,轴瓦拆卸时要仔细地对轴瓦其成对组合的球面支承螺钉做好标记。着色检查,其接触率如小于75%时可用氧化铝粉与煤油混合的研磨剂研至符合要求为止。
  2、在标准平板上放两块等高V形铁,将研好的主轴置于V形铁上(如图3所示)。在轴颈非工作部位上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蓝油,将轴瓦在主轴上着色刮研。手压轴瓦时用力应均匀,避免着色不均匀。用百分表测量轴瓦背面两端厚度差,其允差值为0.01mm。且前后轴承所有轴瓦的厚度差不超过0.01mm;每25mm×25mm处面积内接触点为14-16点且分布要均匀,再精刮。当每25mm的范围内达到18-20点且均匀分布以及粗糙度达到要求后,再将轴瓦放在主轴工作部位配研,复查接触点,若配研后主轴轴颈表面粗糙度有所降低,可进行抛光处理。
  主轴的装配及精度检测 具体方法如下:
  1、主轴装配。如图4所示,装配时各轴瓦及其配对的球面螺钉应按拆卸时的记录装回原来位置,同时方向要与主轴实际旋向一致。调整球面螺钉9、11、13、16、19、22使工艺套26、27在无局部阻滞且能轻松转动的条件下取出。调整锁紧螺钉14、15、20、23将球面螺钉13、11、29、19锁死。
  2、主轴装配精度检测。
  
主轴与轴瓦间隙检测。如图4所示,检测时用手在图上1、2位置分别用力将主轴向上抬起,通过百分表便可读出测量值。要求:前轴承0.008mm,后轴承0.02mm。调节主轴与轴瓦间隙时只允许调节球面螺钉9、16,下面的调节螺钉不能再动。
  主轴旋转精度检测。如图5所示,检测时主轴的旋向要与工作时旋向一致,不得反转。要求:轴向窜动≤0.01m,圆锥处径向跳动0.008-0.001mm。
  试车 (1)空运行。复查主轴旋转精度。先低速运转2小时,后高速运转2小时,检查油及主轴精度,如不符合要求则应重新调整。注意:空运行期间人不能离开现场,尤其是试运转开始后的20秒内,更要密切注意运转的动态。一旦发现有异常,如油温升高过快,声音异常,漏油等,应立即停车。(2)工件试磨检查。轴向平行度(砂轮的厚度)看表面是否有拉痕;光洁度是否达到要求。注意工件试磨前应排除那些非主轴因素引起的问题,如砂轮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工作台面润滑油压力过高而引起的工作台飘浮,以及工作爬行等。
  实践证明,经过以上过程的维修,主轴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可达到要求。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