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机组轴电流保护

2014-09-11

周建为
(广州蓄能水电厂,广东省从化市 510950)
  摘 要:根据广州蓄能水电厂A厂、B厂轴电流保护的不同设计,阐述了轴电流保护的设计原理,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并介绍了日常维护管理经验。
  关键词:抽水蓄能;发电机;轴电流
  0 引言
  随着电网容量的急剧增加,电网中核电和火电容量的比重在不断增加,抽水蓄能机组作为电网的调峰填谷、事故备用,在电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抽水蓄能机组应适合发电机和电动机两种工况运行,而且启动频繁,对机组的综合效率要求严格,抽水蓄能机组常建于高水头,机组转速高,容量大。基于上述特点,对抽水蓄能机组的推力轴承、导轴承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也为继电保护对轴瓦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
  当机组运行于各种工况时,由于磁路的不对称,或者定子或转子空气隙的不对称,转子上下两端大轴将会感应出轴向电势,称大轴电势。正常运行时,由于大轴与轴瓦之间有油膜绝缘,轴承与支架之间亦是由绝缘材料连接,故轴电流没有流通路径,不会产生轴电流。当绝缘油膜遭到破坏或轴承有接地时,轴电流将流过轴瓦,若通过瓦面的轴电流密度大于0.2A/cm,可能对轴瓦引起交蚀,油膜将遭到破坏,灼伤轴瓦,造成机械设备的重大损坏。
  抽水蓄能机组的结构不同,其轴电流保护在设计和配置方面也有所不同。以下就广州蓄能水电厂A厂、B厂(简称蓄能A厂、蓄能B厂)轴电流保护的设计加以说明。
  1 蓄能A厂轴电流保护
  蓄能A厂机组属于伞式发电电动机,其下导轴承和推力轴承位于转子下部,上导轴承位于转子上部。如图1所示,上导上面有一碳刷与大轴连接,碳刷引出线与上导轴承连接,称为绝缘碳刷。上导轴承与机架绝缘固定。推力轴承下方有一碳刷与大轴连接,其引出线接地,称为接地碳刷,接地碳刷与推力轴承之间有一电流互感器,其测量电流作为轴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正常运行时,由于磁路的不对称性总是存在,大轴轴向将产生大轴电势E。当上导与机架绝缘遭到破坏时,如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大轴轴向电势所产生的轴电流就会通过大轴、绝缘碳刷上导、上导机架、大地、接地碳刷形成轴电流回路,如图示实线箭头方向为轴电流的流通路径。此时大轴电流互感器将测量到大轴电流,轴电流保护装置判断轴电流大小,并动作于报警或跳闸。绝缘碳刷的作用在于与轴电流保护装置配套监视上导绝缘,并当上导绝缘损坏时防止大轴电流通过上导轴瓦,以保护轴瓦。轴电流保护装置整定为大轴电流达1A时无延时报警,20S后跳机。
  2 蓄能B厂轴电流保护
  蓄能B厂机组属于悬式发电电动机,其上导轴承和推力轴承位于转子上方,下导轴承位于转子下方,下导下方有一电流互感器,用来测量轴电流并启动轴电流保护装置。电流互感器下方有一碳刷与大轴连接,碳刷引出线接地,即接地碳刷,结构如图2所示。
  上导轴承与推力轴承分别与机架绝缘。蓄能B厂轴电流保护在设计上与蓄能A厂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没有上导上方的绝缘碳刷,故在上导或推力轴承与机架之间绝缘损坏时,轴电流仍然没有流通路径,大轴电流互感器不能测量到轴电流,只有当上导或推力轴承与机架之间的绝缘损坏,同时有上导轴瓦或推力轴瓦油膜绝缘破坏时(如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大轴上才有电流流过,保护装置才有可能动作报警或跳机。图2实线箭头方向标识了轴电流的流通路径。蓄能B厂整定为大轴电流达1.15A时无延时报警,延时10S后跳机。
  3 轴电流保护装置
  轴电流保护装置由过流继电器K107(RXIK1-1)、中间继电器Kll3(RXMA1)、时间继电器Kll9(RXKB1)、电源变换继电器K307(RXTUB2)、出口继电器K319(RXME18)及试验插头XlOl构成(见图3)。电流继电器能在150Hz电流时准确动作,电流在0.5mA~4.0mA范围内任意整定。
  4 轴电流保护的运行经验
  由于轴电流保护在运行初期和小修完成后出现过几次过流动作,故在检修其导轴承和推力轴承时应注意,导轴承和推力轴承是发电电动机机械部分Z关键的部件,轴承与机架在预装时,应检查轴承的中心及轴承座与机架垫板的接触情况。为防止轴电流形成回路灼伤轴瓦,轴承绝缘必须可靠,轴承座与垫板把紧后测量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1MQ。轴承安装调整后,检查机组轴线,调整好轴承瓦间隙。轴承封盖前,应对轴承及轴承瓦冷却管路、高压油顶起装置做清扫并做耐压试验。安装测温传感器时,防止传感器外壳与轴承表面接触。

来源:《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第27卷第1期 2003年2月20日